韩忠益(风雨)
沪综指在本周三连续三日小幅收升,稳守3600点,续创逾三年半新高。分析人士大多认为这跟中美关税谈判和重要会议内容均符合预期有关,然而周四一根42点的大挫,令市场中不少投资者悲观情绪再起。有人说,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转好,下半年强力刺激措施会减少。未来很可能从注重量改换到注重质了,国家队的护盘任务算是完成了。
但笔者认为,本周中美关税谈判和重要会议均已落地,虽然没有超出预期的东西,但后者强调的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有力提振消费、破除内卷,在宏观政策上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重点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等工作”,依然值得重视。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为什么高层屡次提出必须提振消费的要求?其实道理很简单:在贸易战反复拉锯的背景下,全球贸易环境面临不确定性,我国外贸经济受到显著影响,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提振消费可以应对外部冲击,这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必要举措,其战略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既是对冲外贸波动的“稳定器”,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引擎”,更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压舱石”。
而要提振消费,除了要着力减轻老百姓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负担外,培育新型消费市场也很有必要:比如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应用,发展低空旅游、邮轮游艇、医美等新型消费等,都能激发消费活力。但是在笔者看来,把资本市场搞得红红火火更是应有之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14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达162.0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42%(新增10.7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与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128.7万亿元相比,显示二季度存款增速显著加快,如果这部分钱流进股市10%,那也是相当可观,股市自然会产生赚钱效应,老百姓只要看到自己的钱在股市里能生钱,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丢到股市就输钱,那得益于财富效应的老百姓就敢把赚来的钱拿出来消费,这比给老百姓涨点工资、发点消费券更能刺激人们消费欲望,所谓的内循环也会水到渠成。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资金不断流入大A,除了年初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200亿元、创近一年新高成为当时的新闻外,外资今年已经狂买2560亿,平均每天15亿,资金流入毫不含糊。而且外资主要布局科技 (半导体、AI算力)、大蓝筹(金融、稀土)、消费(宠物、游戏和白酒)及高股息板块等赛道,并通过指数化投资(如 A500指数ETF )扩大持仓规模。本周二,港交所披露易显示,贝莱德于7月22日买入了中金公司港股126.24万股,耗资2552.45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333.71万元。截至7月29日,贝莱德对中金公司的好仓持股比例超过5%。披露易信息还显示,贝莱德早在6月份就买入了中金公司港股,并在此后进行了多番买入、卖出操作。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中金公司港股最近一月累计涨幅为22%。据统计,AH两地上市的13家中资券商中,最近一个月多数股票的区间涨幅超过20%,部分券商如中州证券、国联民生、东方证券,累计涨幅更是超过40%。外资买的虽是港股,但同样以中金公司为首的大A中的证券板块,近来也是稳步上行,已经渐显牛市旗手影子。其实,贝莱德青睐的在港股上市的中资券商不止中金公司一家。她还对中国银河证券进行过多番操作。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两家证券公司日前均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其中,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53亿元到39.66亿元,同比增加55%到78%;中国银河证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3.62亿元至68.01亿元,同比增长45%至55%。除了这两家券商外,另外还有不少券商都晒出了亮眼的业绩预告。截至7月29日,至少已有28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中枢在70%以上。
接下来,投资者对券商在稳定币、数字资产方面的发展潜力都十分看好,再叠加近期市场非常活跃,每天成交量都在1.5万亿左右,巨大的成交量和两融余额的不断扩张,券商业绩有望在下半年再上一台阶。
券商行情不倒,大A行情就不会结束。当然,落实到每一个投资者身上,赚钱效应的大小肯定是不同的。据统计,超过80%的投资者还没有在本轮行情中赚到钱,不少人打开账户,对比节节攀升的指数,失望情绪扑面而来:K线上去了,自己的账户却没怎么动,甚至还缩水了,心理落差很大。就像本周你刚领到补发微薄退休工资的太太抱怨说“工资没涨多少,小菜场菜价却大涨”一样,当你兴冲冲去菜场一探究竟时,却发现蔬菜涨疯了,猪肉反倒便宜了,现实就是这么荒诞,投资者没法心急。市场中的好机会真的急不得,就像熬汤一样,要慢火细炖才香。你也别整天只盯着热门题材跑进跑出,要学会选赛道和板块,更要耐得住寂寞。想想看,银行股今年大涨,可是,这几年银行板块下跌得多惨、横盘了多久你知道吗?
下周行情展望:
本周沪市两阴三阳,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状。就板块和个股而言,就是典型的电风扇行情,雅下水电站、创新药、半导体国产替代、华为、能源金属、影视、AI硬件,液冷服务器、钢铁、煤炭、采掘、光伏设备、房地产开发、船舶制造、贵金属、化纤等行业都轮番反弹了一遍。不过,在本周股指冲高回落过程中,所有指数资金均是净流出的,上涨得不到资金配合,震荡回踩就是必然。
技术上,从沪市跌破5日和10日均线看,指数还没有止跌迹象,但从调整节奏上看,短期情绪冰点后有弱修复可能,但要防范在10日线附近再度遇阻回落。这波调整是冲着补下方3536点周线级别的缺口去的,通常来说被补掉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即便不补,近期操作也不要追高那些正在加速冲高的品种,建议多关注那些基本面不错又没有在本轮反弹中大涨的个股。
浩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