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白话解析烘焙知识,帮助大家和自己进步,是Convey的初心!
这期收集了一些烘焙知识点,大家点赞收藏起来。
图片
1.大约在14,400年(石器时代)前约旦沙漠,有制作面包的迹象,使用的谷物是野生大麦 单粒小麦 燕麦,“烤箱”是烧热的石头,还没有发酵(酵母菌乳酸菌发酵)的概念。
2.公元1300年前的埃及,某天一位负责制作烤饼的奴隶睡着了,和好的面团没有及时烤,第2天早上他就把这个有没有烤的面团烤了,完了发现非常好吃,于是发酵技术就被发现并传播开来,这个过程被记录在法老金字塔的壁画上面。
3.烧饼:《齐民要术》公元544年就记载了,酥层技术类似于欧洲后来发展出来的可颂面包,2024年2月,烧饼 香港排包 西藏巴勒普科尔昆面包被BBC收入世界50大面包中。1~3择自:民以食为天之面包简史
4.烧焦吐司曾经是欧洲中世纪解毒神器,把面包烧焦吃下去,英文toast(吐司)源自拉丁语「tostus」(烧焦)。
5. 面粉中的蛋白质(麦谷蛋白 醇溶蛋白)和损伤淀粉颗粒有强大的吸水性,是配方中水量的主要参考因素。面粉中的麦谷蛋白(赋予弹性 强度)和醇溶蛋白(赋予延展性 黏性)是形成面筋网络的基础,决定了面团的强度和持气力,这是选粉配粉的首要依据。
6.中国在5000年前左右传入小麦。战国(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时代我们祖先就制作了精细的石磨器具。择自:中国没有面包?中华面包被忽视的历史文化
7.碱水结据说是把面包不小心掉落在打扫卫生的碱水里面,从而发明的。另外一个说法是一位古代的国王,要求一位死刑犯做个能看到三缕阳光的面包,就可以赦免死刑。
8.贝果最早由奥地利的面包师做成像马镫的外形,而奥地利文的马蹬就是Beugel,意为圆满之意,后由犹太人传至世界各地。
9.布里欧:“让他们吃布里欧修”名言:“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据传出自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之口,与晋惠帝司马衷说的:“何不食肉糜”简直是一模一样。7~9择自:你是什么面包人设?快来测一测
10.面包制作各项配料计算公式:面团总重➗配方总重=倍数,倍数*配方里的每一项,等于这一项配料重量。
11.专业配方通过水温调整控制最终面团温度(22~28度之间),公式:水温=3*(目标面团温)_(粉温+室温+摩擦升温七度左右),水温直接影响酵母活性和酶反应速度。
12.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的机制:表皮水分快速蒸发,溶解的糖、氨基酸在低水分环境下发生美拉德反应(80度以上开始,140度剧烈发生,产生类黑精、呋喃类等香气物质)和焦糖化反应(160度以上,糖的脱水、裂解与聚合),赋予面包金黄表皮和复杂风味)。另外插一嘴,美拉德反应在常温下也可以缓慢发生。
未完待续,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浩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